高新區(江海區)奮力打造全市工業立市重要引擎、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創新型經濟主導的高水平高新區
文章來源:本網 更新時間:2022-09-28 16:43 瀏覽數:-
大道如虹,砥礪逐夢。
這是一個處在科技創新與制造業發展前沿的區域,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高新區,江門高新區擔當著全市科技引領、工業振興的職責使命。10年來,江門高新區勇擔使命銳意進取,向著全國高新區“50強”發起沖刺,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全力奔跑。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新區(江海區)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落實省委、省政府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工作部署,深入推進“科技引領”工程、“工業振興”工程,奮力在江門勇當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力軍中勇當先鋒,奮力打造全市工業立市重要引擎、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創新型經濟主導的高水平高新區。
去年以來,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域社會治理孵化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應用示范基地等“兩中心一基地”在高新區(江海區)落地;“落地江海、立足江門、依托灣區、輻射港澳、服務全國”的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在此建設,高新區(江海區)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力全面提升,“制造強區”建設開啟新篇章。
數讀
江門高新區連續五年實現全國綜合排名穩步提升,2021年,位列全國第55名。
從2012年到2021年,江海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36.41億元增長至285.32億元,年均增長8.8%;規上工業總產值從257.46億元增長至643.86億元,年均增長10.7%。
2021年,高新區(江海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37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約30%,突破640億元。
2021年,高新區(江海區)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先進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達70.5%、54.7%、40.5%,增速分別為19.4%、27.4%、27.3%。
十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超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19家,科技型小微企業1210家,在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452家,瞪羚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16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全市數量最多。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100家,實現產值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100%全覆蓋。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區域科創能力取得新突破
創新,是高新區(江海區)的靈魂。
沿金甌路景觀大道西望去,1公里半徑內,集結高新區火炬大廈、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高新創智城、產業加速園等大型高端人才載體和平臺,隨著“兩中心一基地”和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落戶至此,一幅“創新經濟藍圖”徐徐展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江海區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創新驅動”行動計劃,列為區委“五大行動計劃”之首,錨定江門高新區2025年進入全國綜合排名前50目標,加快推進“兩中心一基地”建設,做優做強國家級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環境,積極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高新區(江海區)一直在路上。
A
充分發揮創新優勢 發展安全應急產業
今年8月,為期兩天的2022首屆應急管理與未來城市峰會暨中國產業互聯網(江門)峰會(下稱“雙峰會”)在江門高新區成功舉辦,“雙峰會”匯聚國內應急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應急科技、數字應急領域的政產學研用展開交流、碰撞、合作,在全國屬先行之舉。
“目前,我國安全應急產業仍處于探索階段,江門聚焦安全應急產業舉辦‘雙峰會’邁出了重要一步,搭建了‘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敝袊茖W院大學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宋元濤表示,安全應急科技轉化的最新成果、前沿理論在此匯聚,未來,這些先進成果有機會以本次“雙峰會”為橋梁,在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實現成果轉化。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隨著產業升級腳步不斷加快,經受外部風險挑戰的“江海制造”越發深刻意識到,必須把外部壓力轉化為自主創新動力,以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去年底,高新區(江海區)與航天科工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江門高新區共建“兩中心一基地”,開展市域社會智慧治理和安全應急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建設,共引進航天科工集團華南創新中心等14家企業和康邁斯等18個成長型安全應急產業項目。
為加快形成“五維一體”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格局,高新區(江海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建“江海智慧安全應急聯合實驗室”,開展安全應急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和人才培養;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籌建灣區水安全教學科研社會實踐江?;?,打造水安全應急產業園區(園中園),爭取國家級水科學南方中心落戶。
如今,高新區(江海區)智慧網格員手中多了一款“黑科技”產品——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該服務儀是“兩中心一基地”研發并生產的首款基層治理產品,實現設備硬件100%國產化,本地化研發、生產、供應。該服務儀已對接平安通、粵政易、粵平安三個系統,通過識別身份證、掃描粵康碼自動獲取信息,實現網格員任務派發、分層分級管理數據等功能。目前,應用于高新區(江海區)190個網格和5個交通卡口。
B
掌握核心技術 助力產業發展
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今年8月,全國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布,高新區(江海區)新增2家——廣東優巨先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巨新材”)和江門市高力依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高力依”)。
這兩家企業能夠進軍“國家隊”,關鍵在于掌握了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技術壟斷。優巨新材的關鍵產品——特種工程塑料聚芳醚砜,實現了全系列產品的大規模、高品質產業化目標,進口替代效應日趨凸顯,產銷規模不斷擴大。高力依始終專注于造紙新材料,自主研發出高效劑產品,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在高新區(江海區),像優巨新材、高力依這樣,還有不少專注于攻堅克難,突破技術壁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企業。
高新區(江海區)擁有全市數量最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519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2.5%。
“我們擁有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清華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大健康領域專家及科研團隊,能夠為轄區內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與研發升級幫助?!苯T市大健康國際創新研究院科研管理項目部經理區燕虹表示,每項前沿技術落地開花,都會引領一個乃至多個產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該研究院實現科技成果轉化8項,引進及孵化企業17家,簽訂技術服務合同30項以上?!拔覀儗⑦M一步深度融入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江門大健康產業技術發展水平,打造珠西大健康產業科技高地?!眳^燕虹說。
目前,高新區(江海區)擁有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34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19家,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同時,高新區(江海區)成立全市首個人才發展促進會,設立博士后科研平臺19家、省博士工作站6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家。
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將為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C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搭建創業暖巢
資本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創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劑,如何穩步推進資本與產業、科技的對接融合?高新區(江海區)給出了答案。
高新區(江海區)擁有全市數量最多的科技支行——8家科技支行,累計為企業授信近30億元。同時,建立了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種子庫,推動毅達、啟迪之星等創投基金加強產業對接,落實上市培育“金種子”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由“金種子”培育的奇德新材料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上市江門“第一股”。目前,高新區(江海區)A股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儲備了意向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十余家,企業上市步伐進一步加快,資本市場“江海板塊”蓄勢待發。
高新區(江海區)穩步推進“產業+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聚焦轄區內安全應急、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等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創新金融產品,通過基金等引導社會資本流入。
其中,中國建設銀行江門支行創新推出“安全應急產業貸”,江門農商行江海支行推出安全應急產業園區發展全鏈條融資服務方案。
落實“僑都賦能”工程,凝聚更大“僑”力。今年4月,高新區(江海區)充分發揮江門“僑夢苑”核心區優勢,升級“銀稅互動”普惠金融,交通銀行創新推出“僑資貸”特色產品。
“交通銀行江門高新科技支行在合法依規和企業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江海區稅務部門推送的納稅信用信息,優化信貸模型,為守信僑資企業提供稅收信用貸款。根據企業需求,交通銀行按小微企業、中大型企業、進出口企業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多款信貸產品,以解企業融資之困?!苯煌ㄣy行江門高新科技支行行長張凌耀表示,“僑資貸”是稅、銀、企信息共享下,有效解決僑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創新產品。
高新區(江海區)還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打通企業與銀行之間服務“最后一米”。今年7月,高新區(江海區)首家“金融邑家”服務站在外海麻三村黨群服務中心揭牌成立,集中整合五邑地區銀行、保險機構資源,聯合推動金融服務資源“下沉”。
加速金融資源集聚,著力做大金融總量、做活金融業態、做強金融機構、做優金融生態……高新區(江海區)金融業的發展,伴隨著區域經濟的崛起不斷改革、創新、探索,逐漸“枝繁葉茂”,在一派蘊含無限可能的勃勃生機之下,金融這一活水正源源不斷地賦能高質量發展。
堅持工業立區制造強區
推動六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工業,是高新區(江海區)的根本。
20多年前,建滔集團在高新區(江海區)盤下了一個破舊的廠房,成立江門建滔化工有限公司。20多年后,建滔集團旗下的江門建滔積層板有限公司、江門建滔電子發展有限公司、江門市榮信電路板有限公司相繼落地投產并發展壯大,串起高新區(江海區)印刷電路板產業鏈上下游。
建滔集團是印制電路板行業龍頭企業,全球第一大覆銅面板生產商、中國最大印刷電路板制造商之一。去年,建滔集團在高新區(江海區)的4家企業累計年產值超過50億元。
“從周邊都是農田和耕地,到現在高樓林立、產業興盛,高新區(江海區)產業發展一直不停步?!苯T建滔電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周培峰見證了高新區(江海區)產業發展的成長歷史,也堅定了建滔集團與高新區(江海區)同頻共振的信心?!霸谶@里,企業只需要一心想發展,沒有什么后顧之憂?!敝芘喾逭f。
以建滔集團為首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鏈正加快邁向中高端。這是高新區(江海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也是其一直以來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區、制造強區”之路的印證。
高新區(江海區)深入推進“工業興區”行動計劃,圍繞“打造千億產值園區”目標,重點引進高畝產稅收、高技術含量和低用地、低排放的“兩高兩低”優質項目。今年引進項目平均投資強度達1090萬元/畝、創稅率達55萬元/畝、容積率達3.4。
1
踐行工業立區理念 激活發展引擎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工業穩則經濟穩。高新區(江海區)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前沿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鞏固提升智能家電、生物醫藥和健康等戰略性支柱產業優勢,推進安全應急產業建設,加快構建“3+2+1”現代化產業體系。
去年,《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江門成為省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的布局城市。高新區(江海區)大力培育的“3+2+1”六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全部“上星”。
同年11月,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廣東應急管理學院(籌)在高新區(江海區)正式揭牌,一批江門市安全應急產業園項目現場簽約。今年8月,總投資555億元的14個安全應急產業及其相關項目簽約(動工)。
不難看出,江門對高新區(江海區)產業發展寄予厚望。這也標志著“五維一體”的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格局正從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高新區(江海區)在安全應急產業這一“新賽道”奮力跑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在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園事業部高級事業合伙人張弛看來,放眼全省乃至全國,高新區(江海區)都是少有的安全應急產業綜合發展基地,“安全應急產業在最近5年呈現快速增長,放眼全國,粵港澳大灣區的安全應急產業占比和新增企業數量都處于領先地位?!睆埑谡f,最終經過多番評估,迪馬產業發展集團決定將該企業華南片區的發展基地扎根到高新區(江海區),這也將是迪馬產業發展集團從西南地區走向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步。
引來一個,帶來一串。
今年以來,高新區(江海區)深入實施“鏈長制”,發揮“鏈長”和“鏈主”的政企合力,支持“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戰略性支柱產業。目前,高新區(江海區)已圍繞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推動德昌電機、優美科等一批行業龍頭相繼建成落地投產。
江海區經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繼續發揮德昌電機等大型骨干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依托優美科長信等鋰電池材料生產企業大力發展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同時,強化優勢產業的傳統優勢,壯大智能家電產業和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潮涌,激蕩不止。隨著頭部企業、龍頭項目、單項冠軍的落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高新區(江海區)必將書寫又一精彩產業篇章。
2
招商引資精準發力 解決企業難題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在高新區(江海區)掛牌成立,德昌、優美科兩大“鏈主”項目落地投產,30分鐘金多多完成土地摘牌,航天科工半年內兩度與高新區(江海區)進行多個項目簽約,寶士制冷、嘉威電器、君盛實業等“專精特新”企業扎根,持續增資擴產……
十年間,高新區(江海區)主動“走出去”,熱情“請進來”,精準發力,“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招商引資保持較快增長,引進了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為推動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撐起“跳桿”。
“工業是發展的命脈,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園區高質量建設、完善產業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睆V東南方職業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于有生表示,招商引資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后勁所在。
江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開展靶向招商。今年以來,區主要領導帶隊“出征”,多次前往北京、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和地區“敲門”招商,圍繞安全應急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開展招商考察50多次,拜訪了中科院系統、跨國公司促進會、航天科工和比亞迪電子等國內各類知名協會、企業超60家。此外,高新區(江海區)籌劃組建駐點招商專門隊伍,派駐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開展區域駐點招商工作,全方位負責對接區域內的招商資源。
今年以來,該區成功引進36個超億元項目,同比增長16.13%,投資總額達125億元,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均超年度任務時間進度。其中,安全應急產業項目33個,占比91.66%;主導和特色產業項目28個,占比77%;“專精特新”企業在高新區(江海區)投資、增資擴產或整體搬遷到高新區(江海區)的企業9個,占比近30%。
高新區(江海區)鉚足干勁,舉全區之力構建“五維一體”的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格局。今年第二季度起,高新區(江海區)提出“奮戰60天”攻堅計劃,按照“成熟一個、簽約一個、落地一個”工作思路,堅持“每天都有新進展、每周都有新變化”,以沖天干勁吸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8次項目簽約活動,累計簽約項目31個,大部分為安全應急產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目前產業基地正在對接的較大型落地項目11個,合計擬投資62.5億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4月,高新區(江海區)率先成立區級投資促進中心——江海區政府投資促進中心,創新招商體系、強化招商力量,聚焦“3+2+1”產業,創新發展,招大引強,串珠成鏈,構建產業生態。該中心向社會高薪聘請兩名具有多年招商經驗的招商專員專門從事招商工作,同時從江海區發改局、科技局、經促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專業化的招商團隊,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
“高新區(江海區)良好的服務感動了我們?!睔W卡智舶南方總部基地項目今年5月與高新區(江海區)簽約,該項目首席顧問王長河表示,政府貼心優質的服務是吸引企業落戶的關鍵因素。
線下有專業團隊,線上有“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
高新區(江海區)參照江門市的工作專班模式,迅速成立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工作專班,包含稅務、自然資源、環保等10個涉企部門。
“沒想到我們一上報訴求,部門很快就解決了問題?!蹦彻怆姽煞萦邢薰矩撠熑瞬芟壬ㄟ^平臺上傳了一則訴求。不出一小時,相關部門針對訴求進行了回應。同時,平臺還安排了對接人員跟蹤訴求解決情況,持續與訴求涉及的有關部門及時聯系溝通。
“以后企業碰到困難了,這個訴求響應快、解決方案又明確的平臺,一定會大受歡迎;不用因一個問題要跑多個部門,節省了我們很多時間?!辈芟壬硎?,這個平臺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回應迅速?!敖螘r間能明顯感受到政府在暖企惠企安企服務上的提升,有效回應企業訴求,對企業來說是件大好事?!彼f。
截至9月27日,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高新區(江海區)共受理企業訴求事項584宗,涉及22類訴求類型,562宗已辦結,滿意率超99%,8宗已響應訴求,12宗已提交解決方案。
此外,高新區(江海區)還設置重大項目聯審專班和推進協調機制,同一項目不同程序由專班內不同成員跟進,同時開展進行,提高審批效率。
高新區(江海區)“筑巢引鳳”,用心用情優化營商環境,栽下吸引優質企業的“梧桐樹”。
見證者說
江門市高力依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敏盛:
與高新區(江海區)同頻共振
過去十年,城市在不斷進步,科技創新能力、產業發展不斷突破。
從簡陋的小作坊到如今年產規模達10萬噸造紙工業用干強劑,從零基礎到如今擁有十多項專利,從“人工調制”到今天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高力依親歷了高新區(江海區)的創新發展,對此我感觸頗多。
過去十年,我們與高新區(江海區)同頻共振,我們見證了這里的高速發展。在這里,我們也收獲了豐碩成果。
高力依的前身是江門市高科助劑廠,成立于2003年,是全國首家成功自主研制造紙干強劑的廠家。2008年,江門市高科助劑廠整體搬遷到江門高新區,并對公司發展戰略進行調整,擴大生產規模和業務板塊,“變身”為高力依。
我們非常幸運選擇在這里投資建廠,這里的地理位置、產業基礎、發展潛力等各方面體現出來的優勢,最適合我們企業發展。
一路走來,我親眼見證了這里從一片荒涼發展到高樓林立、產業密布的繁榮景象,到設施完善、交通便利、高新技術大發展的工業氛圍,再到鳥語花香、宜業宜居的良好環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高力依已成為國內造紙干強劑類產品的著名企業,占據華南地區大部分市場份額,玖龍、理文、山鷹、榮成、太陽、建暉等造紙企業都是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2019年,高力依正式通過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如今又進軍“國家隊”,今年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未來,我們計劃在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地區建立生產基地,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緊跟國際工業4.0步伐,建立更科學的管理機制,為中外顧客提供更高水平的產品和服務。 (張浩洋)
江門市寶士制冷電器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雪松:
在這里有家的感覺
我們選擇高新區(江海區)后便堅定留守。因為,在這里有家的感覺。
寶士制冷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專業移動空調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海外。2016年,寶士制冷進駐高新區(江海區)。經過多年發展,我們已經晉升為規上企業。今年4月,寶士制冷進軍智能家用洗碗機新賽道時,再次選擇了高新區(江海區)。
這里,多的是人情味。寶士制冷能夠從一家小企業,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再成為“專精特新”企業,離不開高新區(江海區)的支持和幫助。
在我們申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時,政府安排了專業人員上門幫助我們梳理優勢、填寫材料。此外,政府還會有專班工作人員上門提供政策宣講活動,及時將政策“送上門”。
這里的政府辦事效率高、服務暖心、貸款金融配套服務鏈完善、區位優勢明顯。優質的營商環境足以媲美一線城市。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后勤保障,高新區(江海區)一直以來都是細致入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政府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應急物資,還多次上門暖企慰問,為我們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幫助我們實現逆勢增長。
如今,寶士制冷已一躍成為全國移動空調細分行業前三強,年產值超過12億元。
文/圖 何榕 李雨溪 邱昱(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