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陳嬋 李雨溪 何榕) 2月26日至28日期間,區委書記聶加偉參加了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外海代表團的分組審議和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外海討論組、港澳討論組的分組討論。他強調,外海街道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提升工業承載能力,強化園區服務功能,增強產業輻射帶動力,打造全市鎮級經濟發展標桿。
在外海代表團,江友飛、饒小波、魯夢琳等人大代表圍繞制造業發展、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基層治理、醫療服務等方面發言。大家對江海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對進一步做好今年工作提出意見建議。聶加偉邊聽邊做筆記,不時詢問有關情況,認為大家的意見建議富有建設性、啟發性,要求有關部門認真梳理、積極采納。
聶加偉表示,外海街道是江門市的“東大門”,是江門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所在地,也是江海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各項經濟指標在區里占有較大的比重,外海街道經濟的“增”決定著江海區經濟的“進”。希望外海街道能繼續扛起重擔,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聶加偉強調,接下來,外海街道要貫徹落實區委“高質量發展深化年”工作部署,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抓好優質項目招引,推進以“商”招商步伐,擴大優質企業產業鏈“朋友圈”。要想方設法留住現有企業,全力以赴為企業提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幫扶和保障,協調和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支持企業扎根江海增資擴產、做大做強。要成立工作專班,專人專責跟進,快速響應企業的訴求,及時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改善民生,聚焦“一老一小”養老托育服務,滿足企業職工在子女入學、家屬就醫等方面的需求,幫助企業留住人才。要盤活低效用地和村級留用地,深入實施城中村綜合整治,圍繞工業發展、工業振興重點,做好園區生活配套服務,加快打造“四維一中心”地理空間發展格局,全力拼出外海新未來。
在參加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分組討論時,聶加偉非常認可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他表示,江海區將進一步加強與政協委員溝通交流,推動政協委員在雙向發力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他強調,未來,江海區將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充分用好本土歷史文化資源,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同時,他希望港澳委員積極加入家鄉建設,共同推進“港澳融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