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政務公開 > 江海動態 > 通知公告

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江門市江海區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來源:本網  更新時間:2023-02-21 16:21    瀏覽數:-

字體大小:

【打印本頁】

保護視力色:


江海府辦〔20233



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江門市江海區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

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區有關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江門市江海區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反映。



       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221



江門市江海區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和市政府關于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加快水域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改善民生福祉、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推進江海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提高優質水產品供給保障水平,結合江海區漁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積極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江海區漁業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現代漁業綜合產能和效益。

二、主要目標

截至2025年,全區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水產品總產量保持在3萬噸左右,水產品加工率顯著提升,水產養殖業布局全面優化;50%以上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完成,實現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例達到65%以上;水產品產地質量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漁業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穩步推進,全區現代漁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漁業資源開發保護,穩定提升水產品產量。

1.優化水產養殖業空間布局。參照《廣東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21-2030》,完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規范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的分類管理。加強水產養殖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街接,將養殖水域灘涂、養殖設施用地等納入國土空問規劃,合理保障水產養殖空間。完善重要養殖水域灘涂保護制度,禁止非法占用,嚴格限制政變用途。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做到應發盡發,到2025年水域灘涂養殖證發證率達100%。加強養殖水域灘涂資源確權登記管理,穩定集體所有養殖水域灘涂承包經營,加強水域灘涂養殖土地承包經營權統一登記工作,促進承包經營關系長期穩定。(區農水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2.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加強對漁業水域、灘涂的保護,防止非法占用和外源性污染,切實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堅持漁業生態觀: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的統籌與管理,科學安排放流的數量、品種和水域,提高資源增殖保護效果。嚴格執行珠江禁漁、休漁、禁捕制度。(區農水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3.推進水產養殖環境改善。以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和尾水治理為重點,開展養殖池塘升級改造綠色發展三年行動。到2024年,全區完成4500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任務;到2025年,50%以上養殖池塘(約6400畝)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以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和尾水治理為基礎,建設美麗漁場,推動傳統水產養殖場生態化、景觀化、休閑化改造,發展觀光漁業、休閑垂釣、科普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加強水產養殖尾水排放在線監測和分類綜合治理,指導水產養殖項目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推進水產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落實養殖主休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區農水局、市生態環境局江海分局牽頭,各街道辦落實)

(二)優化漁業產業結構,推動水產養殖提質增效。

1.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提升水產品品質。2022-2025年每年開展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加強漁業投入品監管,實現精細化、集約化、減量化,嚴格執行養殖常規藥物的休藥期制度。推動稻漁綜合種養、池塘種稻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探索數字漁業建設,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業深度融合,構建智能工廠化養殖體系。推進智慧水產養殖,著重提升育種育苗、尾水處理等環節的機械化、設施化、信息化水平。全區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例達到65%以上。(區農水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2.促進水產品加工流通,推進漁業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壯大現代漁業加工企業,鼓勵擴大水產品精深加工規模,推進加工設施設備和技術更新改造,全面提高水產品生產附加值。到2025年,全區水產品加工率顯著提升。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與漁業生產、漁產品、加工經營等相結合,拓展漁業功能,推動傳統水產養殖場生態化、休閑化改造。實現水產養殖、加工、流通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水產品網購便利化方式,引導活魚消費向便捷加工品消費轉變。(區經促局、區農水局牽頭,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3.加強水產品品牌建設,培育優質水產品牌。加強特色水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工作。以農民豐收節、農博會、農產品推介會、“粵菜師傅”工程等為依托,策劃開展水產品品牌推廣、水產預制菜推介等活動。(區農水局牽頭,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三)提升漁業技術裝備現化水平,為傳統漁業注入新動能。

1.加快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開發高密度養殖系統,建造高密度養殖池。(區農水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2.加強漁船停泊點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完善漁船進出停泊點登記制度。加強漁船停泊點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區農水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四)加強漁業監督管理,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1.推進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落實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要求:開展全區水產種質資源基本情況普查數據核查和分析,鑒定和分析水產種質資源遺傳性狀,收集水產原種進行鑒定保種。扶持新品種開發選育產學研聯合攻關,推進“育繁推一體化”,鼓勵選育推廣優質、高效、多抗、安全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加強本地優質水產品種的保護、開發和名優新品種的引進。加強水產苗種管理,嚴格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制度,強化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質量檢驗。(區農水局牽頭,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2.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水產養殖生產主體名錄數據庫,推動養殖主體誠信檔案建設,進一步落實生產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完善水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和追溯體系,加強對苗種、飼料與飼料添加劑、漁藥和水產品的動態監測,嚴格執行水產養殖用藥登記和“產地準出、市場準入、質量可追溯”制度,加大抽檢覆蓋率,嚴厲打擊養殖、運輸、暫養、加工等環節違法用藥行為,確保水產品產地質量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建設水產品塘頭智檢小站,為水產品就地初加工、冷藏保鮮、快速檢測、質量溯源等提供設施條件。到2025年,建成1個以上水產品塘頭智檢小站。(區農水局牽頭,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街道辦落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相關部門要不斷增強對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性認識,將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強化領導,統籌協調。要把水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尾水治理納入重點工作進行部署推進。對重點工作要及時掌握進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相關部門要抓緊細化、實化各階段的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落實工作部署,強化工作推進,確保工作實效。

二)建立健全聯動機制

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精簡審批時限,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構建有利于現代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

(三)加強政策扶持。

進一步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財政資金重點支持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尾水治理、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合理引導民間資本、工商資本等社會投資參與到現代漁業綠色發展的建設中來。積極探索養殖尾水集中治理、漁業資源和水域環境保護的社會化投入共享機制,進一步理順投資與收益的關系,激發廣大漁民和其他投資主體對漁業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落實惠漁補助政策和內陸養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水產動物、水產植物初加工等漁業服務項目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

四)加強考核激勵。

將漁業轉型升級納入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將水產品供給保障納入“菜籃子”街長負責制考核,壓實街級屬地責任。









亚洲成a人ⅴ欧美综合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