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全年開展三項工程培訓不少于900人次;推進“園區技?!表椖?,提升產業技術工人職業技能不少于500人次。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全區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9000人以上。
免費為超1800名適齡婦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宮頸癌篩查。免費為超1800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加快區級醫院建設,新增不少于20張重癥患者床位。
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學校和公辦幼兒園,新增公辦優質學位1800個。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完善課后服務供給形式,為江海區青少年提供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逐步實現“雙減”政策后學生午休“平躺睡”,全區計劃新增午休床位不少于800張。強化科技館硬件建設,全年開展不少于24場科普主題活動。常態化開展“科普進校園”和“科普進社區”工作,全年舉辦科普課程和科普實驗秀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超120場次。
加快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200套(間)。加快推進江海區老舊小區整體改造項目(一期),全區開展改造老舊小區項目7個,惠及居民超8700戶。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62%。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超30%。新增1個社區(村居)心理關愛項目點,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對有需求且符合政策條件的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實現100%全覆蓋。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發揮三級慈善作用,實現全區6家長者飯堂助餐服務有效供給,探索建立“1+N”配餐模式。 開展放心消費承諾創建活動,大力發展放心消費“雙承諾單位”。提高消費者舉報投訴處理效率,12315平臺上的投訴按時辦結率和舉報按時核查率均超95%。全面提升食品監督抽檢效能,全區完成不少于1450批次食品抽檢任務,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6批次。加強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在全區21家農貿市場(含商超)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全年快檢不少于23760批次。完成監督抽檢藥品不少于34批次。 依托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和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推進政務服務街道、村(社區)“一網通辦”。實現基層可辦事項超200項,100項事項實現全市跨層級通辦。 新建市民足球場和兒童籃球場不少于10個;舉辦武術進校園、江海區武術健身氣功大賽;發展武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于50名。豐富農村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放映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紅色革命精神等題材電影不少于400場。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江海區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主題活動不少于50場。 規劃建設貫穿三個街道共20個村(居),長約22公里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完成東海路人行天橋、五邑路人行天橋建設,完善立體步行系統建設。增加城區停車空間,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周邊停車位改造和橋下空間升級改造,增加停車位超2000個。 在“三小”場所和出租屋安裝獨立聯網感煙探測報警器6000個,規上企業安裝智慧用電監控系統500套,有效提升初期火災的前端感知能力,杜絕“小火亡人”事故。加強基層(村居級)森林防火應急能力建設,為全區8個重點村(居)配備500米森林消防高壓水泵,購置森林消防水帶、撲火服裝。